下午,有位妈妈在网上咨询关于仔仔的事情,她很担心10岁的儿存在心理问题。
两年前,仔仔的爸爸有了外遇。当小孩知道这件事情后,曾写过一张纸条给爸爸,要求爸爸回来,放下那个第三者,那样他会好好对待爸爸;不然,就会死给爸爸看。但是,爸爸一次又一次地令他失望了。现在孩子总是不时地问妈妈,如果离开这个家的时候会不会带他一起走?或者是不停地缠着妈妈,害怕妈妈有一天会不要他。
妈妈还讲,仔仔的成绩下降很快,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故事还没听完,我就发现自己已经被笼罩在这种悲伤的情感氛围中。脑海中涌现开来的也是一个可怜,无辜又无助的孩子的形象。还有他满心忧虑的妈妈。接下来,我的内心就开始对那个小孩子爸爸进行强烈的抨击,作为有妇之夫,一位孩子的父亲,他怎么可以那么不负责任,无情无义。
后来,我将这个故事讲转述给舒老师听。老师笑着讲,我对于这位妈妈的心理反应就属于投射性认同。很显然,那位妈妈已经把她和孩子作为受害者的思维和形象投射到我这里,然后,我也很自然地认同了那位妈妈的想法。
心理咨询中通常会强调咨询师“先共后导”,就是先共情,从来访者角度去体验这些感受;然后再从中脱离出来,站在一个更高,更理性的视野来引导来访者去理顺这些纠缠复杂的关系。虽然我的共情能力很好,但是我也更容易被卷入到来访者情绪的漩涡,而无法以一个更理性客观的思维来看待这些事物。
舒老师又开始引导我,为什么父母的情感问题,可以如此严重地牵涉到孩子身上。还有,为什么孩子会采取那么极端的方式去试图挽留父亲?
因为,那位妈妈没有在家庭生活中很好地保护到孩子。她一直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种软弱无能,和被抛弃的受害者形象,她的这种消极意识也在无形中灌输给了小孩。所以,孩子也很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被抛弃了,而且会本能地去维护自己的母亲,对父亲怀有怨恨心理。
相反,如果那位妈妈可以很妥善地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向孩子展示这些问题阳光积极的一面,让孩子明白以后不管怎么样,和妈妈一起生活也是温暖而安全的,那么孩子也会很安然地接受父亲的分离,而不会产生那么强烈的焦虑感。那样的亲子关系,才可以保证孩子在一个相对安全平稳的环境里快乐健康地成长。
指导老师:红树林心理咨询首席咨询师 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 舒幼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