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挫折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们让孩子看一个装满吸引小孩的玩具的房间,但不允许他们进去。这些孩子想玩这些玩具,但拿不到,他们只好站在外面看着这些玩具。在他们等了一会儿之后,让他们去玩这些玩具。对另一些孩子则一开始就让他们玩这些玩具。
前一种受到挫折的孩子在得到玩具后,把玩具摔在地上,或往上扔,通常表现得很有破坏性。而后一些没有受到挫折的孩子却很平静,也不怎么损坏玩具。这个实验证明的理论是,人的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些形式的侵犯。
对孩子来说,遭遇挫折可能是想去某个地方、想做某件事情、想得到某件东西,但是被阻止了;或者由于父母冲突或离异而得不到应有的关爱;或者学习上没有达到期望的目的等等,受到了挫折一般会引起侵犯的动机和行为。
有一次,晓辉(被打男童)被东东(打人同学)要走65元钱后,向对方家长告密,结果东东被其母亲当着同学的面扇了两巴掌,还把要来的钱还给了晓辉,晓辉被殴打致死可能也和此次东东遭遇的挫折有关。
社会学习理论用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行为的形成和变化,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学习过程有三种机制:联想、模仿和强化。
联想,是经典条件反射的一种。人类可以通过联想来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比如“纳粹”一词常与可怕的罪行联系在一起,因此“纳粹”就成了一个令人害怕的代名词,因为我们将它和恐怖事件建立起了联想。
其次是模仿。班杜拉作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把被试儿童分为两组,一组儿童观看的内容是:用金属玩具打塑料娃娃。坐在塑料娃娃身上,用木槌捶它,用金属玩具的脚踢它,嘴里还喊着“打倒它”;另一组儿童观察的内容则是:安静地摆弄金属玩具,根本不去碰塑料娃娃。
结果发现,那些看到暴力行为的儿童,都对塑料娃娃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而目睹安静地摆弄金属玩具行为的儿童,很少表现出对塑料娃娃有攻击性。儿童所观察到的行为会对他们自己的行为产生影响,常使他们按照观察到的行为方式来行事。
最后是强化。个体通过观察学习获得新行为,但他是否继续这个新行为,取决于执行新行为后得到的奖赏或惩罚。奖赏是正强化,可以使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惩罚是负强化,可以减少行为的再次发生。
暴力行为后得到的直接利益(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和间接利益(几个调皮同学的崇拜和跟随)就是正强化物,导致孩子的暴力行为持续存在。
未完待续
作者: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督导心理咨询师 尤红
佛山心理咨询,佛山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