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荒诞离奇的江歌案。
一位女孩被前男友骚扰,机缘巧合下,女孩的闺蜜反倒成为了替死鬼,死在了女孩前男友的刀下。
然而,这桩案件后续发展的影响,更超过了这桩命案本身。
活下来的女孩名叫刘鑫,据说她被前男友骚扰时,紧急入住死亡女孩江歌家里避难,并阻止江歌报警。
在前男友陈世峰找上门来的时候,她把江歌推在最前线,与陈世峰正面交锋。
命案发生时,刘鑫躲在门背后,眼睁睁看着江歌哀嚎,直至倒在血泊中,却拒不开门。
然后,江歌的母亲看到女儿的死因,发现她本来跟凶手毫无交集,只是因为对朋友太仗义,才死于刀下。
江母想与刘鑫沟通下,缓解内心的悲痛,然而,刘鑫毫无回应。
所以,江歌的母亲开始了漫漫寻仇路,面对冷漠和看上去毫无赎罪之心的刘鑫,她动用了舆论的力量,控诉刘鑫以及刘鑫一家的行径。
1
首先,许多人最无法接受的一点是,刘鑫在好友为保护自己而丧命后,对其母亲不闻不问,没有任何道歉,悔恨之意。
如果从行为层面来看,这确实看上去很没有良知的,但是在心理层面,却有着清晰的因果链条。
刘鑫曾在与江母见面的视频里面,痛哭流涕地承认,江歌确因自己而死。但除此之外,她对好友之死,以及好友母亲,表现得出奇的冷漠。任凭江母发十几条微信,她拒不回复。
原因很大一部分可能是,刘鑫的良心根本无法承受这样巨大地愧疚,以致于用极其冷漠的手段,与有可能引发她感受自己愧疚感的一切隔绝。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刘鑫发现自己以及全家的私人信息被曝光于网上,被各路网友人肉以及攻击时,她反应很迅速,第一时间跳出来威胁江歌的母亲,并在微博上声称自己是舆论的受害者。
在心理层面,人类最无法面对的情绪,就是程度很深的内疚,而最愿意承认的角色,便是受害者。
内疚的产生,是因为当事人会把自己放在一个迫害者,对他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而承认自己是个迫害者,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担当,这意味着,你是一切的始作俑者,需要对所有的不良后果负责。
相对的,人们都愿意活在受害者情结里,这意味着,他们不必为自己的处境负责,因为,他们只是无辜的受害者,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外面的人害的。
显然,刘鑫是一个有严重受害者情结的人。正是她的受害者情结,让她愿意与陈世峰这样的男生发展出恋爱关系。
在这段关系中,面对陈世峰这样人格不稳定的男友,刘鑫有充足的理由把自己的不如意推到陈世峰身上去,而陈世峰也恰巧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人,需要找一个受虐的对象。
根本上说,这或许便是他们在最初互相吸引的深层原因。
刘鑫在家庭面临困境的时候奋起反击,并控诉舆论的暴力行径,把自己的描述成“遭受了比死刑“更可怕的责罚。
只要,身处受害者的角色,刘鑫轻车熟路,收放自如,完全不需要任何人在旁边发微信提醒。
然而,只要刘鑫还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她必定会因为江歌的死,而产生巨大的愧疚,只要认同了这种愧疚,她必定会寝食难安,无比煎熬。
对于当惯了受害者刘鑫,忽然要从受害者的角色忽然要变成迫害者,这等于要了她的命。
无法面对这种内疚,刘鑫用极端冷漠的行为,不惜一切代价,与自己的内疚隔离,拒绝与一切引发自己内疚感的事情接触。
而江歌的母亲,便是最能引起她感受内疚的人。只要与江母接触,她必定要忍受良心的谴责,从任何角度上说,她都对江歌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江歌母亲多次主动试图联系刘鑫,均石沉大海,刘鑫甚至将江母拉黑,所谓眼不见心不烦。
逃避是刘鑫认为的唯一出路。
未完待续
作者: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实习咨询师雷玲
佛山心理咨询,佛山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