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7-81688980

栏目分类
联系我们
电话:0757-81688980
手机:18988636716
微信:18988636716
邮箱:2144366390@qq.com
网址:www.fshongshulin.com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桂澜北路南海万达广场SOHO公寓B座70
新闻详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亲子教育 » 用这些方法处理和孩子的分离,是更有爱的家长
用这些方法处理和孩子的分离,是更有爱的家长
发布者:admin 发布日期:2018-05-16 05-30-36

案例一:入托分离

峥峥,2岁,自从出生后就得到妈妈的悉心照顾和宠爱。一个月前,妈妈要上班了,只得把峥峥放入托儿所。从放入托儿所的第一天起,峥峥就哭闹不停,紧紧拉着妈妈的衣服不放,不让妈妈走。在托儿所里他不肯吃饭、不肯午睡,甚至不肯喝水,整天哭着吵着要妈妈,老师怎么哄劝都没有效果。下午,他常常站在托儿所的门口等妈妈来,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回到家里,峥峥总是跟着妈妈不放,害怕妈妈离开他。晚上睡着后还经常惊叫“妈妈!”“妈妈!”

案例二:短暂分离

阿雅,4岁,跟妈妈很亲,每天她们都有很多时间在一起游戏,很享受彼此相伴的时光。可是最近妈妈生病住院了,半个月还没有回来。阿雅很担心妈妈,吃饭不香,整天情绪低落。妈妈走的时候怕阿雅伤心,没有告诉她说要离家那么久。爸爸也因为要照顾妈妈,很少有时间跟阿雅一起玩。据爸爸说,妈妈还要半个月才能回来,阿雅就一直掰着手指,数妈妈回来的日子,对其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致了。

案例三:长期分离

小岗,6岁,读学前班。据其母亲反映,由于工作原因,将其寄养在外婆家,已有一年多时间。令人不解的是,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小岗由原来的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变成懒惰厌学,成绩迅速滑坡。更让人不安的是,面对分别一年多的母亲归来,他异常冷漠,充满敌意,仿佛在说:“我以前从未见过这个人。”小岗明显逃避她的关怀,甚至公开反叛。而一年多前,他们母子可谓形影不离。现在的小岗孤僻消沉、被动退缩、自暴自弃,易哭泣,好破坏,常打架,跟以往叛若两人。


峥峥和阿雅的种种表现属于典型的“儿童分离焦虑”。 儿童分离焦虑症,是指当儿童与父母或抚养人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

 

小岗的不良行为表现则是由长时间的分离导致的疏离现象,即爱的情感中断。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些情况呢?

 


分 析 篇

“子宫心理”与“脂肤性格”

孩子在出生以前,和妈妈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妈妈的肚子里倍受保护,他们对于妈妈是完全依赖的。在孩子出生以后,由于母亲特有的“子宫心理”(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和“脂肤性格”(温柔细腻),孩子依然能感觉到爱抚与被保护。正如牛犊、羊羔一样,婴儿的行为方式也是尽量保持与母亲接近,可称为“依恋行为”。


依恋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生物功能,它保护幼儿免受伤害。母亲的存在象征着安全,幼儿最早的恐惧便是怕她离开,包括母亲不在时幼儿独自面对危险时的恐惧,以及母亲在时害怕再失去她的恐惧。

老鼠与习得性“无助”

对于像2岁峥峥这么大的孩子来说,一下子莫明其妙地被扔到一个新环境里,当他恐惧地大叫妈妈的时候,妈妈却把他扔到陌生人怀里离开了,这样的恐惧是无法形容的。对于4岁的阿雅,突然之间,妈妈就不见了,她心中也是非常不安的。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在一艘船上航行,船上的人朝夕相处,已经像亲人一样。当这条船离开一个小岛时,自己却一个人被留在岛上。在船离开的那一瞬间,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如果一个孩子想妈妈,而妈妈一直不出现,那么这孩子爱的需求就会受到伤害。就像一只老鼠被关在笼子里,经过很多次挣扎都无法逃离。最后,即使打开门,它也不懂得逃离了,它已习惯了“无助”。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慢慢失望,放弃对周围环境的期待,会怀疑别人,也不能相信自己。渐渐变得冷漠、自私、孤僻、自暴自弃、不自觉地寻找攻击、伤害、破坏的目标。这就是6岁小岗的问题行为的成因了。

 

分离会带来焦虑,甚至创伤,但这并不意味着妈妈就得一直把孩子留在身边,这样的话孩子也无法长大。所以重要的不是分离本身,而是家长怎么处理与孩子的分离,怎么帮孩子缓解焦虑,抚平创伤,以及怎样赋予孩子自我痊愈的能力。



应   对  篇


入托前,预演分离的情境

面对孩子像峥峥这样必须上托儿所(或幼儿园)的情况,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入托前的准备——

 

家长自己需要明白,新入园的孩子会对新环境感到陌生,会对亲人有强烈依恋的情绪,所以表现很害怕、紧张、欠缺安全感,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家长本身不要因此过分焦虑,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

 

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捉迷藏游戏。这个游戏让孩子在玩耍中知道,父母不在眼前不代表他们消失了。另外,还可在家中让孩子先练习与父母分离,让孩子逐渐习惯父母离开的感觉,比如让爷爷奶奶暂时照顾一下孩子,父母离开时间也可慢慢延长。

 

送孩子去托儿所或幼儿园之前,经常与孩子谈谈有关的情况,多带孩子去幼儿园玩玩,让孩子对新环境有初步了解。让孩子依时就寝,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与孩子一同准备上幼儿园时所需的衣服和用品,强化幼儿入园的心理准备。同时,告诫自己切勿过分紧张,以免影响到孩子的心情。

 

经常告诉孩子你很爱他,进一步加强他的安全感。给孩子准备他心爱的小毛毯或小公仔,让他可以随身携带去新环境中,这种熟悉的物品能让孩子在陌生环境中感到有所安慰。



送到幼儿园后,离开要果断

送孩子入园,注意以下事项——

 

不要因为担心孩子会在分离的时候哭,就事先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别哭。只需和他说:“妈妈一定会来接的。”最好的办法是,根本不提和孩子分离的事,上学的路上和孩子说说笑笑,讲一个小故事,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到幼儿园后,暗暗给老师递一个眼色,双方配合好,然后果断地离开

 

如果孩子在分别的时候,抓住家长的头发或衣领的话,不要让老师抱住孩子的身体强行抢夺,这样做给孩子造成的恐惧比离别还要严重。此时家长可以将孩子抱在怀里轻轻抚摸着,慢慢将他的手从头发和衣领处拉下来,然后尽快地将孩子交给老师。如果孩子一直不放手,可以让孩子站在地上,家长蹲下来,两手扶着孩子的腋下,平静地对孩子说:“乖乖,放开手。”如果孩子还是不肯,妈妈可以轻轻掰开孩子的大拇指,这样孩子的手就会松开,然后立刻将孩子交给老师,快乐地和孩子道声再见。

 

如果孩子躺在地上打滚,就让老师蹲在孩子的身边,防止他爬起来再次扑到妈妈怀里。妈妈让孩子看到自己快乐的面容,然后说再见,尽快离开。

 

头几天,尽量早一点来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后,多些夸奖孩子在妈妈不在的时候也表现得很好,允许孩子对妈妈粘一些的表现,给孩子亲热和温暖。



短暂的分离,先找好替代者

对于妈妈必须离开孩子几天以上,例如像阿雅这样的情况,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准备工作:

 

先找一个代替你照顾他的人和他待上一段时间。在妈妈离开之前,最好能找一个固定的人,如爷爷奶奶或者保姆来到家中,照顾孩子,当孩子跟外来的照顾者建立了一定关系,对其产生了信任和喜爱之后,妈妈再离开,这样孩子依然有让他感到安全的稳定的照顾者,他的焦虑就会降低很多了。切忌把孩子交付给很多不同的人照顾,不同的面孔会增加孩子的焦虑不安,并让他无所适从。

 

告诉孩子,妈妈回来会带礼物。告诉孩子,由于某种原因,你必须离开一段时间,但你一定会回来,还会给他带他喜欢的礼物。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在可能焦虑的同时,也对你的离开有些期待。

 

给他一些关于妈妈的东西。拍一些妈妈和孩子的照片放在屋子的各个地方,给孩子录一些妈妈讲的故事,以便于在孩子睡觉前播放,这样孩子在妈妈不在时仍能感受到妈妈的陪伴。

 

跟孩子玩分离的游戏。拿小娃娃分别代表妈妈和孩子,演妈妈一个人在外面做些什么事情,妈妈会想念孩子,会看孩子的照片,孩子也会想念妈妈,看妈妈的照片。最后妈妈回来了,他们都很高兴见到彼此。

 

离开之后:

 

妈妈尽可能每天给孩子一个电话,这样孩子会感觉到妈妈对他的牵挂和爱,不至于担心妈妈抛弃他。在孩子想念妈妈的时候,家里人给他看妈妈的照片,教他对着照片中的妈妈说话,也可以听妈妈留下的录音。


创伤来临,允许孩子当一阵子“敌人”


对于像小岗这样的孩子,分离已经带给了他创伤,并导致了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对于他的心灵修复要困难一些,也需要更小心。

 

妈妈要理解,孩子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因为跟妈妈分离太久,内心不安全、不信任他人所致,此时要允许孩子表现出他的敌意和攻击。同时要注意到,孩子以前跟自己关系良好,而且孩子小可塑性强,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母爱和耐心,能让孩子重新敞开心扉。

 

对孩子良好的行为多加鼓励,经常用商量的语气跟孩子说话,少批评指责,让孩子逐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建立起自尊自信。

 

若一段时间过去了,孩子还是很不安,对家人充满敌意,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儿童心理咨询师。



作者: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 

儿童青少年问题咨询专家  

舒幼娥老师


佛山心理咨询,佛山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

相关信息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佛山市宁静空间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17003542号
技术支持:骏域网络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