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除了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外,其他的感情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从小到大,跌跌撞撞我们一直在成长。朋友二字意味着一路的陪伴和支持。
人与人之间,相遇是缘分点燃一堆热闹的篝火,离别是寂寥的烟硝。而生命的历程则是一边点火,一边冒烟。
所有的人都会离开你,就像你会离开所有的人。从无尽的黑暗中来,又回到无尽的黑暗中去。
在这转瞬即逝的时光里,我们感恩那些走过我们心路征程的人,点缀过我们的人生。
心理学上通过一个人的自我暴露程度来说明个体对其他人的接纳性和信任感。
鲁宾把自我暴露程度分成4层:
1、自我的最表面水平,我的兴趣、爱好。
2、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3、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
4、自我的最深层次,个人隐私部分。
人际交往过程的阶段性,通过自我暴露程度作为参考指标。
心理学家奥尔特曼和泰勒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定向阶段
于百万人之中,只因为多看了你一眼,便在心底认定,这个人便是朋友。
我们在与陌生人最早接触的时候,会对潜在交往对象,有自己的初步观察,根据自己的性情、爱好选择一些跟自己相似或者差异很大但又互相吸引的人做朋友。
在选择交往对象的过程,反映我们对朋友的某种需要倾向、兴趣特征等心理特征。与陌生人的初步沟通是试图与他建立某种联系,希望了解对方。
在这样一个选择交往对象以及初步了解别人的过程,称之为定向阶段。
情感探索阶段
经历过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和初步沟通,随着彼此越来越多的了解,知道彼此的个人情况,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探讨彼此的共同情感领域。
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一无所知的陌生人,而是可以一起想约出去游玩的伴侣。
但是此时交流层面仅限与自我最表面水平,比如说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的饮食习惯等。
在这个过程中,交往所涉及的个人情感层面相对较少。生活中,我们称这一类人,为熟人关系。
情感交流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探讨彼此的共同情感领域,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就会慢慢增加。
当交往双方安全感已经建立起来时,就会开始探讨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开始了解到彼此的人际关系情况,会慢慢融入对方的朋友圈。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普通朋友关系。
稳定交往阶段
一生会有很多朋友,但是知己却难求。人在丛林生活的时候,面对自然的生命威胁,形成了一套保护自我的防御机制。
直到现在,这份保护机制,退变成了我们保护自己个人隐私的一套内部逻辑。
只有非常值得信赖的人面前,我们才会表现出自己软弱的一面。
所以允许对方进入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是一件非常勇敢冒险的事情。
只有在足够安全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把自己的软肋展现给别人。
所以,根据你们之间的交流内容和互相的自我暴露程度,便可以讯速地判断出你和Ta的关系处于怎样一个阶段。
作者:佛山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咨询师助理 万玲华
佛山心理咨询,佛山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