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处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到无助的情绪中。
在公车上,时时提防着,并且还要时时感受着别人的提防,这令人感到不安和无助。
此外,诸如学业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家庭压力等等会制造出更多的无助现象,有些人甚至“染上”了被称为“习得性无助”现象,还有的是说不清楚的,但感觉生活就是很无力,很无助。
也许我们这时候是没有更准确的词表达那种感觉,因此模糊的称为无助感,无助感的另一孪生现象是无力感。
无助感现象是如此的普遍,这是为什么呢?
表面来看,这跟人们越来越物化,缺乏人文精神、关系冷漠、各种压力(其实,这些又是更深层原因的结果)有关。
而这些原因背后相同的点可以归结为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导致的结果则是普遍的共情缺乏,甚至缺失。
这结果又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安全感这词用起来挺好用的,但要让一个人建立安全感倒的确是件难事。
人的安全感不是说建立就能建立的,从更细致的层面来看,安全感也只是一个笼统的“框”,里面装着很多东西。
我们只能变着方法,把安全感“框”里的东西一件一件修复。
当然对安全感进一步的觉察会发现其背后更深的原因可能涉及到人的“自恋”现象。这个话题更复杂,将来再另外写文章介绍。
共情简单地说,就是能不能设身处地的感受另外一个人内心感受体验到的。这听起来简单,其实共情是蛮难的事情。
你想,如果让你试着去共情一个人,不管这个人是多么的令人讨厌、与众不同或者令你焦虑不安,你还会做到去共情他吗?
生活中,我们甚至不愿意去共情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父母、妻子、丈夫!
我们的感受更多的是从自身出发,仿佛如果我们去共情他人,就会迷失在自我的不存在感中一样!
当然,这里没有指责的意思,只是描述现象,希望引起大家深入的体会与感受。
共情可以说是人的一种非常宝贵且重要的资源与能力,它甚至可以是人努力存活下去的动力。
共情在最基础层面包含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有一个人真的关心我是生还是死!
从这个角度来体会无助感就比较好理解,当一个人觉察到自己没有被人关注的时候,会变得真正的无助与无力,好像自己不存在一样!
在生命最初的时候,父母的无条件关注与共情是我们精神健康成长的基础。
说句题外话,某种角度看,现代经济是眼球经济,是注意力经济,也是共情经济和自恋经济。
如果早年父母对我们关注缺失,我们没有被很好的共情,没有被尊重、被理解、被认真对待和珍视,这些正常自恋的需要没有被满足,就有可能变成心理固着在夸大全能的自恋当中或者发生自恋性移情现象,造成心理困扰,比如容易得抑郁、成瘾行为、性倒错、自恋人格、无聊感、无助感、暴怒和攻击等。
我观察生活中有一个习俗,当一个人生病住院了,大家都会去看他,并且说很多安慰与鼓励等体贴的话语,结果病人会好得快些。
这可以理解古人很早就体会到共情的作用,并且用风俗习惯来固定下来,目前,这一习俗是有科学研究依据的。
近现代神经生理科学研究发现:良好的共情能促进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发现人类大脑边缘系统的下丘脑(汇集我们感受的目标区域)与我们的免疫系统之间有许多复杂的联系。
无助感可以减缓免疫系统的运作,而如果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关心和帮助则会激发免疫系统。
人是一部非常精妙无比的“机器”!这里再次证明了这点。
在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理咨询(治疗)师会大量应用共情这一方法,这是有根据的。
大量的心理治疗师成功案例确认,共情本身对与接受到共情的人具有好处和疗效。
我们的免疫系统在一个共情的、无压力的环境中最有活力,因此对于个人身心最好的情况是,我们学着尝试去共情另外一个人,即真心的设身处地去理解和关心另一个人,这样我们的无助感就会慢慢地得到疗愈。
当然,缺乏或缺失共情能力的人,最好先到心理咨询师那里接受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修复与获得共情能力。
作者:佛山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资深咨询师 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