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对行为规则形成作用大吗?
语言对行为规则形成作用大吗?一个实验告诉你,能造成深远影响的其实是依恋关系!
我曾经一度为我不能全身心地陪伴女儿而感到愧疚,而且家里人会不断地强化我的愧疚感,我陷入了深思,究竟多少的陪伴是够的?
对于陪伴时间多少是够的这个问题我咨询了红树林几位心理咨询老师并尝试着在情感依附的理论上找寻答案。
得出观点是,陪伴的质量比时间重要得多了,如果陪伴一整天的质量不高,不能心情放松愉悦地对小朋友的需求很好地作出回应的,低质量的陪伴更让小孩受挫和无助感剧增。
30年前美国有一个研究,研究76个婴儿,从出生跟踪到30岁。考察他们不同的生活路径的源头,以及什么对他们的影响最为深远。
里面揭示出父母和家庭最为重要,大部分婴儿及儿童时期照顾得好的,后期也会发展得比较好;大部分前期有照顾问题的孩子在后面发展不够好。
但是,有20%的发展会同早期照顾产生的预期不一样,一些人生活不尽如人意,一些比预期更好。
在这里面,总结出以下性格特质的父母更能培养出未来发展良好的人格。
发展良好的儿童其父母具备的品质
1、自信
2、快乐母亲的感染力
3、乐观
4、镇静
5、关注孩子
6、体贴
7、温柔
8、温暖
9、可依赖
10、共情
11、对孩子的积极感到骄傲
12、对孩子的创造性感到骄傲
13、对孩子的独立性感到骄傲
14、谨慎的戒律
15、富有同情心的纪律行为
规则是怎么内化到小朋友的心里的呢?
这跟父母在作出回应的三个层面有关:
第一个层面是“你要我给,温暖的爱”。母亲的自信、快乐、慈爱、一致性、组织、保护、移情和同情。这些品质共同作用于儿童。
第二个层面是“你没说我就能给,安全的爱”。更深层面的母婴行为水平是微观体态的互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当一个婴儿体验到诸如饥饿、寒冷和恐惧等压力,会用眼睛、哭泣、痛苦的表情、手的抓取和碰触及试图保持亲密等表达其不适。
父母用同一形式的一系列迅速反应。这种互动在生命的第一年重复上千次,为儿童提供了依附、情感安全及随后的独立性成长的基础。
思想和情感是婴儿期微观行为的基础。无论母亲是否用语言向婴儿表达她的思想,它们都在隐含在母亲的动作里,即使婴儿尚不能用言语表达,他们也作为互动的部分在儿童内部进化着。
第三个层面是“互动模式已经构建了神经连接,形成爱的反应回路”与父母的互动模式已经内化了,形成了固有的依恋模式,这个原始的模式,会影响着安全感的形成和以后在亲密关系里面的互动。
神经心理学层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经验因素影响了婴儿大脑发育的过程,这在婴儿生长的最初几周和几个月是非常快速的,先是生长速度惊人的突触,其次是大量的修剪,只保留刚能链接。
因此,父母多次敏锐地回应以吸引婴儿的参与,然后调节他们的行为回应婴儿的兴奋和兴趣以保持婴儿的注意,这些很可能直接影响婴儿大脑分化和组织的过程。
母亲在面对面的互动中成功保持了婴儿的注意与参与,这种情形在几个月里反复发生,可能到四五个月时,已经影响到婴儿在更大范围的社交和非社交环境中植入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陪伴的效果比时长更重要
二胎政策到来,选择生育多一个孩子父母的父母增多,意味着对于抚养下一代的压力更大,在工作和抚养的双重压力下,必定让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和精力会减少。
妈妈的回到职场离开宝宝,导致妈妈更加焦虑,怎么给到宝宝安全和满足从而让他有一个好的人格?
约翰·鲍比的依恋理论里面,也有这部分的描述,当妈妈不在小宝宝的身边时,小宝宝大致分为四种反应:
在妈妈离开的时候会想着妈妈当妈妈回来的时候会拥抱妈妈,又同时看见妈妈之后继续游戏的这种安全型依恋的宝宝;
也有妈妈的离开和回来在宝宝这里没有反应的回避型宝宝;
也有妈妈的离开和回来都会给宝宝带来巨大反抗的矛盾型宝宝;
还有一种是兼具以上三种特点,随时转换的迷茫型的宝宝。
大家可能比较关注的是安全依恋型宝宝是如何建立的。实际上,安全型宝宝的母亲,是在宝宝哭泣的时候妈妈很快的抱起他,而且妈妈会给宝宝很温柔的安慰,但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母亲,只会在宝宝希望被抱起的时候才会这么做。
这样的一些妈妈们能够很顺畅地将自己的节奏和婴儿的节奏配合在一起的,他不是将自己的需求优先于婴儿的需求,以自己的需求安排强加给宝宝。
比如宝宝不吃饭,那么这个时候妈妈,在消化了自己要宝宝按照自己觉得宝宝吃少一口会营养不良的焦虑之后,然后把吃不吃的权利交给宝宝。
那么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妈妈实际上作为容器去耐受宝宝没按自己想法来的焦虑。
父母的有效陪伴质量太重要了,低效父母关注给宝宝说了什么、买了什么,高效父母关注让他真切地感受到回应的爱,满足上面三个层面的回应,形成真实、有效而持久的反应模式,从与父母的互动当中内化成的心理品质,这才是受益一生的能力!
作者: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咨询师助理 叶文静
佛山心理咨询,佛山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