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人总认为,恋爱是理性的交易。
所以对于情感,他们可以轻易地舍弃,虽然内心也许有痛却被深深地隐藏甚至觉察不到痛。
感性的人,总是在追求被爱,在理性的论调中沉沦与痛苦,发出呐喊却被人视作不可理喻。
当然,这样的话并不全对,还要看我们每个人的内在,是否觉得安全。
如果内在安全,我们可以弹性地适应我们的生活;如果内在不安全,我们就会僵化地应对我们的生活,痛苦会一再地重复甚至加剧。
当一个人在孩童时代是安全的,以后他就是安全型的,内在会很安全。否则他基本上就是不安全型的,内在缺乏安全感。
当然,一个人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安全感,最佳的途径就是婚姻关系,或者说一个人内在是否安全,用婚姻就可以检测出来,无可遁形。
有人说,这是遗传的。因为父母是不安全型的。
只是最新的研究已经表明,基因是否会表现以及如何表现,还是取决于最主要的人际关系。
最主要的人际关系:照顾者和子女间的关系。一般都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是否能培养出安全型的孩子,父母的责任重大。
这种责任,不是说父母做不到,而是说父母不知道如何去做,或者说以往的做法没有什么效果。
因为,父母并没有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习这一切,一切都只是随自己心性的行为,并没有理论的指导与支持。
具体的做法也许会千差万别,但方向不要错,就都可以去尝试与选择。
我们试着来列举几点,看一看我们是否做到:
一、在身体上与情感上,与孩子有抚慰性的连结。
人与人之间的连结,有言语的方式,还有非言语的方式。身体上的接触就是一种非言语的方式。
我们用可借助身体语言,表达爱、肯定、赞美、接纳。
比如当孩子受委屈的时候,我们张开双臂,拥抱孩子。
连结的性质,是抚慰性的,而不是批评或指责。在我前几篇文章中,也提到过类似的例子。
只不过,当孩子调皮,不听话的时候,我们内心很生气的根源是,我们担心会有更不好的后果,同时也感觉自己没办法影响孩子,所以我们才会不得已用批评、指责的方式,用恐吓的方式让孩子听我们的话。
只是,对于孩子而言,这些方式要分清是否是抚慰性的。
抚慰性的方式,才能建立正向的连结。
批评与指责的方式建立的是负向的连结。
正向连结的心会越来越靠近,负向连结的心会越来越疏远。
有安全感的孩子,学习的多是正向的连结。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表现的多是负向的连结。
二、父母需要有情感的回应。
我们都知道,父母不是圣人,也会有脾气的时候,所以那时候我们都习惯性地把孩子推开,或者斥责。
这样的回应都不能建立正向的连结。因为有可能,未来他/她就会这样对待他/她的配偶或孩子。
如果我们是孩子,我们需要父母给我们什么样的回应呢?换位思考,也许是一种自我反思的好方法。
另外一个,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大人的情绪,比如他的行为,会让父母产生什么样的情绪,父母对于工作的担心、焦虑和压力,都可以拿出来让孩子体会。
如果孩子体会不到,可以抽几分钟举孩子身上的事例,让他们学习体会担心、焦虑或压力的体验。
我们还可以告诉孩子,当父母处在焦虑的情绪状态时,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这种行为让孩子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这时父母需要澄清,父母的行为比如推开、斥责,并不意味着不爱孩子,而是父母自己处在自己的情绪状态之中,难以化解这种情绪的压力。
当孩子可以真正体会到父母的情绪或自己的情绪时,同时也可以感觉到父母的爱的表达时,心里就容易增强更多的安全感。
有一次,当我问孩子:“爸爸、妈妈骂你的时候,你害怕吗?”我儿子说:“不害怕。”
我很好奇,继续问他,“为什么?”我儿子很平静的说,“我知道你们骂我的时候,也还是爱我的呀!”
当父母与孩子有更多的连结或情感回应时,安全感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了。
在有安全感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不用伪装,这是人活着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快乐幸福的最基本要素。
作者:佛山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资深咨询师 邓清溪
佛山心理咨询,佛山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